老虎机游戏大厅

邮箱登录: CSSC邮箱 CSIC邮箱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老虎机游戏大厅媒体报道 → 正文
王中:鱼翔浅底深海铸剑 蛟龙出海一飞冲天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日期:2023-01-13    字体:【大】【中】【小】

  1.8万公里、1.4万公里、300万平方公里,这分别是我国大陆海岸线、岛屿海岸线的长度以及我国海域领土的总面积,从渤海之滨到天涯海角,中国海防已铸成一座钢铁长城,在暗流涌动的水下世界,更是有一种“杀手锏”守护水下领域的安全,它就是令敌舰艇闻风丧胆的“定海神针”——水中兵器。

  2018年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一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科技工作者表示祝贺,这位眉宇间透着坚定与自信的科技工作者就是我国水中装备研制领域的领头人与开拓者——王中。这一珍贵的成果、崇高的荣誉,凝聚着王中和他带领的科研团队的全部心血,也是我国水中装备研制领域的高光时刻。


水中装备领域专家王中


  发轫于行 迎接挑战
  1968年,王中出生在陕西省蓝田县一个工程师之家,父母对待工程技术的严谨务实,从小在他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1990年,王中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军校毕业的他,从一开始就将兴装强军、报效祖国的思想与个人理想自然融合,并不断创新超越,为以后从事装备研制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怀揣着梦想,王中来到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五研究所工作,从此,便开启了乘风破浪而且富有挑战的征程。

  1995年,在走过漫长而坎坷的研制过程后,国家某重点型号项目终于立项。它是打破国外高技术封锁,实现我国水下装备行业跨越式发展,打翻身仗的研制项目。其科研需求非常迫切,而且所采用的新技术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当时国内预研基础非常薄弱,对外引进难度和风险很大,该型号能否研制成功,一段时间成为业内议论的焦点。

  年轻的王中凭着扎实的专业基础,脱颖而出,担任该型号线导系统主任设计师,此后的十年里,他挑战自我,不畏艰辛,最终自主研制出我国第一型某水中装备线导系统,填补了我国技术空白,使我国水中装备线导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时,他还担任军工批产技改某批产项目技术副总指挥,保障了国产线导系统批量生产装备部队。

  自此,王中同志在水中装备行业领域崭露头角,成为了行业青年楷模。

  创新突破 填补空白
  随着国际军事斗争形势愈发复杂,西方大国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凌主义不断升级,我国海军国防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步伐,水中装备行业亟需填补中程反潜领域的空白。

  新千年伊始,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我国第一型助飞水中装备正式立项研制,不满40岁的王中同志被任命为总设计师。作为我国首创研制的新型水下装备,该装备将水中装备和火箭结合,在行业领域内尚属空白,战技指标先进,研制起点高、难度大,国内可借鉴的设计经验少,基础薄弱。

  面对巨大的研制困难与国外的技术封锁,王中作为总设计师,不断加班加点学习研究,从设计台前的挑灯夜战,到生产现场的加班加点;从实验室的一丝不苟,到各研制环节的精心操作;从大漠的披星戴月,到海上的搏风斗浪,处处都留下了王中团队的奋斗足迹和辛勤汗水。

  2012年,我国某海上试验场,试验进入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发射!”随着一声令下,“轰”的一声巨响,产品尤如出海蛟龙,从舰艇上腾空而起,一飞冲天,在空中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几分钟后顺利完成分离,入水后航行正常,顺利检测到训靶目标后,按照设定的程序起爆,试验取得成功。

  “成功了!成功了!”参加试验的海军官兵和参试人员不约而同的欢呼起来,王中疲惫的脸庞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试验成功,不仅充分证明了该产品的可靠性、精确性和实战能力,标志着该项目一步跨越了从倾斜到垂直、从小射程到滑翔增程、从无控到有控三个台阶,开创了我国水中装备的新领域,填补了我海军中程快速反潜的空白。

  在第一型装备研制的基础上,王中同志又被任命为我国新型助飞反潜水中装备总设计师。他充分应用上一型装备的研制经验,带领科研人员解决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并于2018年以零失误的战绩圆满完成了定型实航试验,该型装备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各项性能处于国际领先,填补了我国飞航式助飞反潜水中装备空白,进一步完善了我海军水面舰艇反潜作战体系。

  凭借突出的贡献,王中同志先后入选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荣获国防科技个人三等功、陕西省先进工作者,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荣获集团公司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称号。

  薪火相传 砺剑笃行
  团队协作,是科学研究能够成功的最基本要素,尤其在复杂严格的水中装备研制中,没有一个敢打硬仗、能打胜仗、团结协作、富有创新精神的团队,要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是不可能的。在王中看来,培养一代型号研制专业人才、建设一支创新团队往往比型号研制本身更为重要。

  在队伍组建初期,为了发挥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与潜力,王中同志精于策划,牢牢抓住总体工作,仔细分析每一位团队成员的特点与优势,将型号研制任务层层分解,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将细节压实在每项任务中。他经常与各系统或部件的青年设计师深入研讨技术问题,并将自己丰富的科研经验毫无保留的交给大家。他善于集思广益,经常与基础科研人员吃住在一起,依靠群体力量开展技术攻关,对科研中暴露的诸多问题通过民主讨论,发挥团队精神进行解决。正是这样的培养方式,在他的团队中,青年科技人员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锻炼,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对于基础工作,他大胆交给基础科研人员,但对细节出现的问题严格把控,对纪律与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作为学科带头人,王中对待科研任务的坚定信念、坚韧毅力使他在团队中形成了鲜明的人格魅力,成功锻炼出了一支特别能战斗能打硬仗的队伍。正是依托这样的带头人和团队,才能保障重点型号在科研过程中以零差错、零失误的成绩,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王中同志如荒漠上的开拓者,勇挑重担、顽强拼搏,为国家的海防建设事业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突出贡献,是海军装备科研领域爱国奋斗知识分子的楷模和典范。




| 来   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 责   编:王   琦
| 校   对:宁湘舒
| 审   核:项   丽/甘丰录